2020過個不一樣的清明?
?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——唐·杜牧《清明》
“清明”的含義是氣候暖和,草木萌動,杏桃開花,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、欣欣向榮的感覺。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,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,也是人們親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。
但,今年清明期間正處于全面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,在這緬懷英烈、悼念親人、寄托哀思的時節,為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,也為弘揚優良文化傳統、倡導文明祭祀新風,按照政府及臺工公司相關要求,現向全體臺工家人們提出如下倡議:
一、網絡祭掃,減少出行
祭掃活動重于心不拘于形,大力提倡網絡祭掃,利用微博、微信等網絡平臺,通過在網上獻花、留言寄語等形式追思親人,寄托思念,減少出行祭祖,避免人員聚集造成疫病傳播。
二、在外祭掃,減少返鄉
目前,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,全面轉入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,但近期境外輸入性病例又呈現上升趨勢,全國疫情防控面臨的形勢仍嚴峻復雜。倡導在外人員通過網絡祭掃等方式表達對故去親人的追思。
全體臺工家人們,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,保護好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健康,就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。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,從我做起,從家庭做起,共度一個文明、環保、健康的清明節,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。